作为中国移动在天津临空经济区的核心数据枢纽,空港移动机房依托移动 5G 网络优势与临空区位红利,为航空物流、跨境贸易、智能制造等产业提供高可靠的 IDC 服务,成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。
天津空港移动机房由中国移动天津公司投资建设,2020 年正式运营,严格遵循 Uptime Institute TIER 3 + 标准,总投资 15 亿元,是集数据存储、5G 边缘计算、云网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化数据中心。重点服务天津港保税区、空港经济区及周边企业,提供从服务器托管到算力输出的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机房坐落于天津空港经济区核心板块,紧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(距 3 公里)、天津港保税区(距 5 公里),处于 “空 - 港 - 铁” 联运枢纽圈内。距京津塘高速空港出口 1 公里,地铁 Z2 线(在建)空港站距机房 800 米,高铁滨海国际机场站 15 分钟可达,形成立体交通网络。作为临空经济区 “数字底座”,与区内航空物流园、跨境电商产业园实现光纤直连,数据传输时延<3ms,为时效敏感型业务提供极速支撑。
机房总建筑面积 12000 平方米,采用模块化楼宇设计,一期部署 2500 个高密度机架,预留 1500 个扩展机位。地板承重达 900kg/㎡,抗震设防烈度 7 度,梁下净高 4.5 米,适配航空物流大数据平台、智能仓储系统等重型设备。制冷系统采用蒸发冷却 + 水冷空调复合模式,利用空港区域开阔通风条件,全年自然冷却时长超 200 天,PUE 低至 1.2。温度恒定在 22±1℃,湿度控制在 45-55%,单机柜配电 20-60A 可调,配备智能 PDU 支持远程电力管控,满足高功率设备运行需求。
作为中国移动华北地区 5G 边缘计算核心节点,机房接入移动骨干网及联通、电信链路,总带宽容量 1000G。核心设备采用诺基亚、华为高端路由集群,构建 3 层冗余网络架构,单链路负荷控制在 30% 以内,网络可用率达 99.99%。依托移动 5G SA 独立组网优势,提供 “5G+IDC” 融合服务,支持超低时延(<20ms)的工业控制、远程运维等场景。支持 MPLS VPN、EVPN、SD-WAN 等组网方式,配备移动自研的智能网优平台,可实时调度带宽资源,保障跨境数据传输稳定(国际出入口带宽 100G)。
引入三路 10KV 独立市电,其中一路来自滨海新区风电基地,绿色能源占比 35%。配备 6 套 3000KVA UPS 系统,采用 2N 冗余架构,满载后备时间 50 分钟,支持电池热插拔维护。配置 6 台 2000KW 柴油发电机组,采用 4+2 冗余配置,油箱储油可连续运行 20 小时,接入空港经济区应急供油管道,实现无限续航。电力系统搭载移动 “绿能云” 平台,通过 AI 算法优化供电负荷,年节电率达 12%,符合临空经济区低碳发展规划。
依托中国移动 “智防” 安全体系,构建多维防护网络:物理安全方面,7×24 小时 AI 监控覆盖全域(含无人机防御系统),录像保存 365 天;门禁采用虹膜 + 人脸 + 指纹三重生物认证,联动航空级安防系统。消防系统采用高压细水雾 + 七氟丙烷双模式,配合分布式光纤测温,火情响应时间<2 秒,通过 FM 认证。网络安全部署移动 “天盾” 抗 DDoS 系统(防护能力 300G)、量子加密传输设备,满足等保三级 + 要求。运维团队具备航空业 IT 服务资质,7×24 小时驻场,故障响应时间<15 分钟,保障航空物流等关键业务连续性。天津空港移动机房以 “空 - 数 - 智” 融合为特色,通过 5G 与 IDC 的深度协同,为临空经济区企业提供极速、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,成为推动京津冀航空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引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