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地,中关村不仅汇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,更需要强大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。北京中关村机房依托区域产业优势,成为服务科技创新的核心数据枢纽。
北京中关村机房由国内顶尖科技企业联合投资建设,2019 年正式投入运营,严格对标 Uptime Institute TIER 4 标准,总投资 25 亿元,是集超算中心、云计算平台、数据灾备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数据中心,重点服务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。
机房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,紧邻地铁 13 号线、10 号线交汇处,步行至地铁站仅 8 分钟。周边环绕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,以及百度、联想等科技巨头总部,学术与产业资源高度密集。距北京西站 15 公里,首都机场 30 公里,交通网络四通八达,为技术协作与设备运维提供极致便利。
机房总建筑面积达 12000 平方米,采用模块化楼宇设计,一期部署 3000 个高密度机架,支持单机柜最大功率 60kW。地板承重高达 1200kg/㎡,抗震设防烈度 8 度,梁下净高 5.2 米,满足 AI 服务器、GPU 集群等重型设备安装需求。制冷系统采用液冷 + 风冷混合架构,冷板式液冷针对高功率设备,配合精密空调实现全域控温,温度稳定在 21±1℃,湿度 45-50%。引入智能微环境监控,每个机柜配备温湿度、能耗传感器,实时优化运行参数。
作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,机房接入联通、电信、移动、教育网、科技网五大网络,总带宽容量达 2000G,国际出口带宽 500G。核心网络采用华为全光交换架构,实现毫秒级故障切换,单链路负荷控制在 30% 以内,网络可用率达 99.999%。支持量子通信、5G 切片、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接入,为自动驾驶、远程医疗等场景提供低时延网络支撑。配备专属光纤链路连接中关村科学城各大实验室,数据传输速率达 100Gbps。
引入四路 10KV 独立市电,其中两路来自可再生能源电站,绿色能源占比达 40%。配备 8 套 3000KVA UPS 系统,采用 2N+1 冗余架构,满载后备时间 60 分钟,支持电池热插拔更换。配置 6 台 2500KW 智能柴油发电机组,采用氢油混燃技术,碳排放降低 30%,油箱储油可连续运行 20 小时,同时接入城市天然气管网,实现不间断供电。电力系统搭载 AI 能耗优化平台,动态匹配算力需求与供电负荷,PUE 低至 1.18。
构建 “零信任” 安全体系:物理安全方面,7×24 小时全息监控覆盖机房全域,包含激光对射、震动传感,录像保存 365 天;门禁采用脑电波 + 虹膜双重生物认证,权限粒度精确到机柜级。消防系统为纳米粒子气体灭火,结合分布式光纤测温,火情响应时间<1 秒。网络安全部署 AI 入侵检测、区块链数据存证、隐私计算平台,可抵御 APT 高级持续性威胁。拥有等保四级资质的运维团队,提供 7×24 小时漏洞挖掘、应急响应服务,保障科研数据与商业机密安全。北京中关村机房以 “高可靠、低时延、强算力” 为核心竞争力,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生态,为前沿产业提供从数据存储到算力输出的全链条支撑,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。